当前,漾濞县域内的玉米、水稻等农作物已进入营养旺盛生长阶段,但是随之而来的雨水偏多,气温升高,导致各种病害滋生蔓延。眼下,淮安村村民邓银标正拿着玉米病害植株手足无措。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,漾濞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人员“出诊”了,现场为邓银标解答玉米田中遇到的难题。
农业技术人员一行跟着邓银标到受害的玉米田里开展调查。经过仔细查看、分析、诊断,玉米受害的部位在茎秆生长顶瑞,幼嫩茎腐烂,流出脓液,伴有恶臭味,被确诊为“玉米细菌性茎腐病”。农技人员现场指导,开出“良方”,要求邓银标立即采用噻菌铜+苯醚甲环唑进行喷雾防治,并要求邓银标拔掉病株,晒干后烧毁,不能喂牲畜和垫厩,以免存下菌源而使田地反复侵染受害。经调查,受害玉米田面积4亩,玉米处于小喇叭口期,病株率3%,属轻度发病。
得到专业技术指导的邓银标紧蹙的眉头展开了,对农技人员现场确诊病情,对症下药表示感谢。他说“我们自己盲目防治,多花钱不说,还会错过最佳防治期,导致玉米减产,你们专业性的指导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,即省钱又实用。”
漾濞县农业农村局结合“学做”活动的开展,针对农民所想所需,组织技术人员上门指导,手把手教农户科学种植、施肥、病虫害防治,“对症下药”解决他们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困难,真正做到为民解忧,助农增收。
供稿:漾濞县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熊仁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