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政区概况·
五印乡位于东经100°13′58"、北纬25°15′50"之间。东与青华乡和南诏镇接壤,南和牛街乡相邻,西以漾濞江为界与昌宁县珠街乡接壤,北与庙街镇和马鞍山乡毗连。鼠街青树营为乡人民政府驻地,距离县人民政府驻地39千米。行政中心所在地海拔1620米。
五印乡辖区原属两个乡:鼠街乡和龙街乡。新中国成立初,鼠街乡先设五印分区人民政府,后属2区。1954年五印、青华合并成立第7区,名印江区。1958年先分设五印、龙街、鸡鸣、爱国,后改设龙街、五印、牛街和新街四个公社。1963年合并成立五印区,1970年改名五印公社,1984年恢复为五印区。1988年3月,区乡体制改革,分设鼠街、龙街和牛街3个乡;1950—1954年,龙街乡先后属五印区、第2区、第7区和印江区。1958年从印江区分出成立龙街乡。1961年改设龙街公社。1963年合并成立五印区,属五印区。1970年属五印公社。1984年属五印区。1988年3月区乡体制改革,独立出来成立龙街乡。2005年12月,鼠街乡和龙街乡合并成立五印乡。
乡辖区面积440.4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2749公顷,其中水田553公顷、水浇地1104公顷、旱地1092公顷,人均耕地面积1.6亩。辖8个村委会、175个村民小组。乡内有鼠街集贸市场、岩子脚集贸市场、龙街集贸市场、新街集贸市场、白池集贸市场5个集市。
人口民族
2021年末,全乡人口总户数7263户,总人口25723人,其中:男性13305人,占总人口的51.72%;女性12418人,占总人口的48.28%。总人口中,农业人口25068人,占97.45%;非农业人口655人,占2.55%。年内出生165人,死亡222人。
乡内主要少数民族为彝族、苗族、傈僳族、白族等13个民族,少数民族人口21085人,占总人口的81.97%。少数民族人口中,彝族20051人,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5.10%;苗族427人,占少数民族人口的2.03%;傈僳族234人,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.11%;白族70人,占少数民族人口的0.33%。
经济综述
2021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2558万元,同比增长11.20%;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0347元,同比增长12.14%;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89元,同比增长8.30%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633.33公顷,其中小春播种1246.67公顷、大春2386.67公顷。全年粮食总产17058吨,平均单产313千克。主要经济作物及产量情况:种植烤烟453.33公顷,完成烟叶收购79.75万公斤,均价32.66元/公斤,实现烟农收入2604.75万元;种植柠檬666.67公顷、红花366.67公顷、芒果266.67公顷、芭蕉16.67公顷。
全乡有林地面积32326公顷,森林覆盖率达75.48%。当年共发放核桃复混肥2000包(80吨)、树干涂白剂2000千克、安装杀虫灯11盏;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0.02万亩;全年累计完成义务植树6万株,树种主要为核桃、红雪梨、芒果、冬樱桃、万年青、桂花树,参加义务植树人数为1700人,尽责率为91%。
全乡有小(一)(二)型水库6个,蓄水55.8万立方米;小坝塘1103座,蓄水48.2万立方米;小水窖4868个,蓄水12.17万立方米;“三面光”引水沟渠118.2千米。
2021年末,全乡实现生猪存栏32216头,能繁母猪5063头,出栏41878头;牛存栏16855头,出栏9278头;羊存栏18037只,出栏39643只;家禽存栏83155羽,出栏302866羽,预计实现畜牧业产值36825.32万元。
全乡有私营企业86家,个体工商户113户。预计可完成工业总产值3536.9万元,同比增长2%。
社会事业
乡内设有初级中学1所,成人文化技术学校9所,中心完小9所、教学点1个,公办幼儿园4所,私立幼儿园4所。全乡有教职员工238人(含在职、特岗、临聘、工勤),其中中学教师64人(含临聘)、小学教师105人(含临聘),幼儿园教师30人(含临聘)。有初级中学教学班18个,在校学生785人,初中毛入学率100%,辍学率0%;小学教学班56个,在校学生1611人,学龄儿童入学率100%,辍学率0%;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361人,私立幼儿园在园幼儿228人,幼儿入园率83%;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当年开展各种专业技术培训4期,受训893人次。
全乡有卫生所8所,医务人员61人,病床51张;有村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所(室)8个,乡村医务人员26人。2021年末,有线电视覆盖率100%,“211”工程地面卫星接收差转收视覆盖率99%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